有年輕朋友遲遲未置業,原因是現在通脹低,利息高,雖然他有足夠能力full paid買樓,不如將買樓的資金做定存,收到利息不但夠交租,而且仲有剩,夠食幾餐飯,再等多幾年才買樓,橫掂在低通脹下,樓價都唔會點升,有能力有需要的人都唔買樓,樓價又點會升。
今次真係俾鮑威爾玩殘,用高息壓止通脹,都唔知是什麼理論,老實說,如果利息高於通脹,就唔會吸引到市民消費購物,因為他們知道,用於消費購物的資金收取利息,愈遲買愈有著數,冇人消費,經濟又點會繁榮,所以,一定是通脹高於利息,才會吸引到市民消費購物,唯一可以解釋就是鮑威爾希望在低通脹情況下出現高息,搞到經濟衰退,就可以正正式式減息,不過,用經濟衰退來製造減息條件,似乎代價太大,一般經濟學家唔會考慮,特朗普是一個商人,不是經濟學家,更加唔會用高息壓通脹,美國政府發行了36萬億美元國債,以現時美債4.4%利息計算,每年利息支出大約1.6萬億美元,等於23%國民生產總值,而且是現在國防開支兩倍,所以,
特朗普日嘈夜嘈叫鮑威爾減息,睇嚟唔到鮑威爾唔減。
一般人都知道,高息是不利樓市,但如果是高通脹,市民擔心如果唔買樓,愈遲買會愈貴,即使在高息環境下仍然夠膽買樓,但高息低通脹又唔同,市民擔心用高息買了樓之後,利息支出龐大,但樓價升幅又唔可以抵消利息支出,很可能打消買樓念頭,樓價又點會上升,由於可見,高息低通脹是不利樓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