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|||
上次談畢馬料水的發展契機,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認真考慮,不要浪費這個可以一箭三鵰,一次過解決住宅不足、大學擴展欠缺空間、大學生宿位不足等問題的機遇。補充一點,住宅部份其實不應只建中低密度的豪宅,也應撥出部份地皮興建平民化的住宅,一來解決上車需要,二來不像學生宿舍硬性限制了入住者之身份,可按市場需要決定使用者,更見靈活;交通方面,只要興建像「起動九龍東」般的單軌鐵路連接區內各地方,就可打通經脈,使整區的價值全面提升。
今次談談其餘填海選址,皆因其地理位置彼此相近,應作可發揮協同效應的規劃---當中最令人不解的,是龍鼓灘。
對於大部份港人來說,龍鼓灘既遠離市區、又不是旅遊名勝、更沒有歷史遺跡,是不會刻意前往的地方,很有一種神秘感......位於屯門區西面的龍鼓灘,對出的海灣是著名的龍鼓水道,因其鄰近珠江出口,所以龍鼓灘南方設有讓內河船隻停泊的碼頭。另外,此區有發電廠、鋼鐵廠、新界西堆填區,以及同樣位處北面,鄰近堆填區的曾咀,是政府考慮興建超級焚化爐的地方。
從以上粗略的描述,也可知道龍鼓灘是一個重工業密集的區域,除了少量村屋外,沒有分層大廈式的住宅。政府在今次的填海研究中,龍鼓灘作為填海最多的區域,將會填200-300公頃土地,作為長遠土地儲備及可能用作住宅---問題來了,雖然香港缺乏住宅,但不是所有土地都適合用作住宅的,即使有西鐵連接市區、輕鐵打通區內經脈的天水圍,也被大部份港人嫌遠,更何況沒有鐵路到達,又更偏遠的龍鼓灘?剛截止申請的居屋貨尾(主要位於天水圍),申請數目僅為少得可憐的貨尾量之十倍(不要以為很多,這種六合彩式大抽獎,總申請數目連一萬也不到,豈能算多?),遠較青衣綠悠雅苑時的申請數量低,要是他日在龍鼓灘興建了一大堆無人想入住的房屋,只會變成鬼城,白白浪費資源:可見住宅規劃不能只憑長官意志決定。
將其用作住宅,最大問題為新界西堆填區於可見將來都不會關閉(原本預期2018年,但將軍澳堆填區也是原定2012年關閉的,結果現在照常營運,更擴充了),更可能要被迫放棄極難覓位的超級焚化爐,居民必會採取激烈抗爭行動,法律上司法覆核、行動上佔領政總......不如集中精力將之規劃成超級物流園以及國際貨櫃碼頭,既類近現時的工業用途,又可升格為較高級的物流業。如果要興建住宅,何不選擇將鄰近屯門西鐵站的工廈重建為住宅,無論配套抑或交通方便程度都遠勝龍鼓灘,遇到的阻力必定大幅減少,亦肯定比龍鼓灘更吸引---早前屯門西鐵站上蓋瓏門一期何等暢銷,可見一斑。
強行將不適合作住宅用途的龍鼓灘規劃作住宅區,既不受市民歡迎,更自製多一個政治上的計時炸彈,一旦居民漸多,必會群起反對興建焚化爐---筆者要強調,以現時的焚化爐技術,是可以興建如日本大城市級數的先進焚化爐,將絕大部份污染物處理掉才排放廢氣,甚至有部份焚化爐提供康樂設施予鄰近居民使用,可以一點也不擾民,只是現時香港的政治生態,居民是不會跟你客觀地仔細研究可行性,現時屯門的區議員已強烈反對,他日龍鼓灘居民的反對,只會更激烈:最終既解決不了固體廢物過剩問題,又激起民怨,兩面不討好。
這就是筆者將標題定為「龍鼓灘之錯配」的主因!
將龍鼓灘發展成超級物流園及國際貨櫃碼頭,不是只顧目前的用途,更可配合未來擬建連接屯門與赤鱲角之道路,使內河碼頭及其餘需要加功的貨物,有充夠的地皮興建所需之新式物流倉,再以最短距離從國際貨櫃碼頭或機場離港:既增加物流效率,又可減少現時屯門公路貨櫃車數量太多之問題,應為龍鼓灘之正確定位。
可能有人會問筆者,是否忘記了葵涌貨櫃碼頭?
非也,一來龍鼓灘更深水,填海得來的極廣闊土地可以裝設最先進之設備,二來將葵涌貨櫃碼頭搬遷至龍鼓灘(及青衣,日後再談),可騰空現時碼頭之大量近市區地皮用作興建住宅及商用物業,才是本港應有的長遠規劃。
一言蔽之:強行建房屬錯配,因地制宜方正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