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unter Check

 
仲達
2013年9月17日
仲達


以下文章是受到筆者一位好友與其啟蒙老師對話的啟發下所寫,這段對話很精警,且發人深省,僅以最少的改動複述如下:

好友計完一條數,呈交老師。
好友老師:「Counter check多一次」
好友檢查了一次之後,道:「Double check完喇,OK!」
好友老師:「我叫你counter check,唔係double check。」
好友聽得一頭霧水,向其老師請教,老師語重心長道:「你從你之前做過的steps一步一步去check,最多只可發現careless mistakes。你用momentum去計速度,double check時你從同一方向再check,係幫助不大。」 好友老師見好友仍未開竅,道:「你有另一方向,例如之前的動能和之後的動能有無變。」 好友隨即以動能角度再計一次,之後真的發現原先答案的問題:撞擊之後的動能比撞擊之前更高,在物理學角度而言,這是無可能的。
好友老師見好友終於恍然大悟,欣喜道:「Double check係用同一角度check下自己的答案/結論有無錯;而counter check係用另一個角度睇下自己的答案/結論有無錯。

好友向筆者表示,這段對話、這個道理,使他畢生受用,對他日後的人生觀、投資心得影響深遠,最終白手興家,與此甚有關係---沉迷股市金魚缸者,為數眾多,大多數以輸錢為主,這位好友,卻真的以此搵食,月入比不少專業人士更高。筆者可以大膽的說,即使稱這位好友為神人,也不過份。

故事到此為止,看看counter check的道理,在樓市上有何反思……樓市這個題目太闊,不如以政府打遏樓市的3D辣招論述。

SSD(額外印花稅):原意是減少樓市短炒投機的辣招,卻同時鎖死了大量盤源,在住宅空置率早已較正常空置率低,更屢創新低的情況下,SSD對於「托市」,實在居功至偉。對於有人建議以資產增值稅取代一刀切的SSD,政府表示覆蓋範圍不夠廣,不作考慮。

BSD(買家印花稅):有不少港人贊同,因為這辣招很政治正確:以高稅率防止公司買家炒樓及外國/內地買家「買起晒」香港的樓(註:這不是實際情況),但有套理論,指樓市位處高位,公司買家自會衡量風險、而外資及內地買家高位入貨,更將風險由本地居民轉移至外國人,現在倒行逆施,反而只准港人在高位買樓,會否變成接火棒,言之尚早,但是高官們的這種邏輯實在令人汗顏;同時,宏利保險在東九龍買了一幢價值45億元的商廈作總部,要繳付高達3.8億元印花稅,十分不滿,有損香港歡迎投資、自由貿易的形象。

DSD(雙倍印花稅):連長線投資者也被趕走,買多一間樓收租正式被歧視,需要抽多一倍印花稅懲罰,而且延伸至工商舖,更要與住宅看齊,一簽臨約就有交印花稅責任,終於成為樓市、甚至整個物業市場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,將成交壓死。負面影響……實在多到數不清。

撇除3D辣招,金管局的收緊按揭措施,亦使現時市場上持貨者變成高防守力的實力派,要他們沽貨簡直難過登天,與樓價回調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---如果政府在推出辣招前有counter check,不是只從同一方向不斷double check,今天香港的物業市場,會否大為不同?

一言蔽之:Double check難作反省,counter check兼聽則明。

後記:筆者的那位好友,相信很多讀者有興趣認識,為了保持其私隱,恕筆者無法透露其身份。筆者只可說,他是此網站的一位知名網友,大家一見如故,筆者早已視他為莫逆之交。